5月16日,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办、四川大学承办、重庆大学协办的“感知中国—科技赋能城市未来”实践活动在成都天府新区圆满落幕。活动以向留学生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为目标,为留学生们搭建起深入了解中国的桥梁。两校共有来自24个国家的50名留学生与5名带队教师,以科技为媒,共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实地感受成都天府新区的创新脉动。
上午8:30,载着国际学子的车队从川大望江校区启程,首站到达天府海创园。海创能辐空间和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人员向留学生们介绍了他们三级服务体系,全链条服务和孵化国际企业的情况。“这些国际技术转移项目让我看到中国开放的创新生态。”来自孟加拉国的孟洁在笔记中写道。
在科创生态岛,留学生近距离了解一个个带有“成都基因”的硬核科技成果。他们有的在CR400BF高速动车组模拟驾驶舱玩得不亦乐乎,有的戴上VR设备亲身体验了一把当飞行员的感觉,有的在XR虚拟拍摄仓里拍摄各种唯美背景的照片,有的用未来盒子(SIC-Box)快速谱曲。来自俄罗斯的安娜特别关注到这座位于兴隆湖畔风景绝美的小岛,“在这里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下午的行程更加让人震撼。天府新区规划厅的沙盘前,工作人员详解"一核四区"空间格局时,着重强调成渝创新走廊的规划布局。在四川数智产业大厦这个制造业“智改数转”展示平台里,留学生们看到了以“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各种四川“黑科技”。他们在成飞歼10C和歼20、东电“无人车间”与黑灯产线、通威全球首个光伏5G应用基地、长虹连接器智能检测系统、川能智网“虚拟电厂”、见山科技工业元宇宙等几十个制造业数智化成果时,无不感叹科技的力量。来自越南的阮氏梅香说:“我过去知道中国制造业位居全球第一,但我以为只是因为制造业规模大,今天看到这些智能制造,我才真明白中国制造业强大的根源在哪里。”
最后一站来到令人震撼的都市农业研究所的垂直农场,12米高的立体种植架上,生菜在LED光谱中蓬勃生长。立体栽培架与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向留学生们展现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巴基斯坦留学生卡里姆激动地说:“单位产量提升8倍的技术,正是我们国家农业转型急需的‘中国方案’!”
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突破性地实现两地高校联合开展“感知中国”活动。这场科技感受之旅不仅让国际青年触摸到中国创新发展的强劲脉搏,更生动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层逻辑。未来,两校将持续携手,开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动,为留学生创造更多了解中国的契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