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22日下午,四川大学迎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来自德国的伯乐中文合唱团一行到访,在望江校区文理图书馆开启了一段以音乐和文化为纽带的交流旅程。此次活动得到学工部和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乐声无界·友谊长青
四川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兼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蒲诗璐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她回顾了四川大学与伯乐中文合唱团之间的深厚渊源——从首位来校交流学习的团员潘昊琰,到去年来校学习的奚望,再到如今不断延续的学术与友谊之缘。她表示,音乐让人心相通,文化让交流更有温度,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德国青年走进川大、爱上成都、了解中国。
伯乐中文合唱团的张云刚老师对四川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认为此次访问是一次“心灵的相遇”,希望用歌声架起中德友谊的桥梁。

紧接着四川大学师生以笛子、古筝、二胡等中国传统丝竹之声展示了东方音乐的独特韵味,随后我校合唱团成员与外方团员共同唱响《成都》《大鱼》《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德青年用默契的和声诉说心声,现场氛围令人感动。

二、中外和鸣·典籍寻踪
音乐之外,文化的交流同样精彩。合唱团成员们来到文理图书馆三楼,参观了四川大学典籍陈列馆,并在四川省古籍研修实训基地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外和鸣·典籍寻踪”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为德国同学精心准备了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通过古籍修复师的指导和英文志愿者仔细讲解,德国同学了解了中国古代传统典籍的制作与收藏,围绕“国立四川大学校徽”“东坡像”“《定风波》词句”以及中英文杜甫诗《蜀相》,通过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感受中国传统印刷技艺的独特魅力。成员们还近距离观摩了《四川全图》《永乐大典》《芥子园画传》等珍贵文献,并参与趣味“集章打卡”,把珍贵文献以印章的形式收藏起来。最后,大家手持作品拍照留念,记录下这段跨越山海的文化之旅。

三、音乐传情·文化共融
此次活动,是一次跨文化的深度对话。
中方以中国传统的丝竹之声及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传统典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柔美;德方以歌声回应友好,用热情表达敬意;两校合唱团的默契和声,诉说着文明的交融与绵长的友谊。不同的语言在旋律中交织,不同的文化在微笑中共鸣。这场交流,不仅让德国青年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也让川大学子在国际对话中感受到民心相通带来的共情力量。
当最后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缓缓落下,掌声经久不息。音乐让距离变近,文化让世界相连。从成都到埃森,从书页到琴弦,一次访问,一段友谊,一曲跨越国界的和声,都将成为中德青年心中最柔软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