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这个汉字,看起来像是一棵正在向下滴落汁液的树。
生漆(黑色为氧化部分)
中国漆器工艺的历史非常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意识到,漆树的汁液具有高黏合性。
漆树会分泌一种含有漆酚、漆酶、树胶质、水分的汁液。经日晒脱水后,这种汁液可作涂料。人们常以木、竹蔑、麻布等为胎骨,在其上涂漆,制作出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的漆器。
螺钿彰髹漆筷 和 雕漆隐花九方龙纹花瓶
成都漆器可谓中国漆器里面的“优等生”,历史非常悠久。由于盛产生漆和朱砂,成都自古便是中国漆器的主要产地。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现在依然纹饰斑斓。要知道古蜀时期已经距今三千年了。战国时期,成都漆器更是名扬天下,远销中原各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写着“成市草”的漆器餐具,意思是“成都制造”。
手艺人工作台
漆艺体验
古蜀的漆艺传统延续至今。如今,人们可以参观,甚至亲身体验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的制作过程。
漆器厂(青羊区历史建筑)
成都漆器厂位于宽窄巷子往南不远的蜀华街。这座工厂之所以能够身处闹市,是因为生漆天然无毒,并不会危害人居。
漆器厂是青羊区的历史建筑,红白色三层楼,典型的“老派”中式单位,本身就值得一看。老建筑的改造计划也酝酿已久,是一次令人期待的城市更新。院落中还有六棵百年银杏,一到秋日便造就胜景。
说回漆器工艺。在漆器厂,你可以见到“脱胎换骨”的全过程。从毛胚磁器到最终的漆器成品,需历经诸多不同的步骤:重复地打磨、上灰、上漆,小心翼翼调节温度湿度以晾干漆器,耐心细致地装饰漆器……完整的漆器制作工序相当繁复,成都漆器被制作出来,少则三五月,多则一两年。如此看来,漆器也是时光的艺术。
非遗制作过程
从胎体到漆器
漆器干燥中
成都素有特种工艺品“四大名旦”的说法:蜀锦、蜀绣、银花丝和漆器。用戏剧里的旦角来形容成都漆器,足可以想象这些工艺品有多么色彩绚丽,光彩耀人。正是成都漆器独有的“三雕一刻”工艺(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让朴实的漆器脱变为高档的工艺品。
彰髹印泥盒 和 雕银丝光工艺书签
雕漆工艺挂屏(半成品)和 雕银丝光茶盘(半成品)
自古,中国漆器就是外交国礼。漆器贮存下悠长岁月,每一寸光华都印刻下人们的期许。
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中国漆器向西自波斯传入欧洲,向南则去往东南亚各国。英、法、德、荷、日、韩、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跨越山海,漆器走过漫长的历史,通向广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