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校举办了“留传经典蜀韵川大”之“创在川大留在四川来华留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训练营”活动,该项目由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资助立项,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2023年6月,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来华留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训练营,活动反响热烈。在此基础上,2024年6月-11月,第二届训练营以“创在川大,留在四川”为主题接续开展。训练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资深教授和行业专家主讲,设置了一系列课程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创新思维、市场分析、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来华留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还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在训练营的推动下,来华留学生们与中国学生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创新项目。经过整个过程的磨练,训练营成功孵化了两个项目,其中《《颅骨再生—个性化儿童颅骨再生修复体》》项目在2023年第八届京都大学生国际创业大赛中以全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斩获京都市长奖(赛事最高奖)和京都研究园区奖,创造了中国高校团队的历史佳绩。项目负责人,就读于华西口腔医学院来自新西兰的杨磊表示:“我们的项目依靠川大强大的师资与专业技术优势,最终不负众望,斩获多项第一名。这次比赛加深了我对医学行业的认知,也让我看到将其推向国际市场的可能性。感谢老师们给予的机会,让我结识国内外优秀团队,通过交流拓展了思路。”项目指导老师李向锋副研究员谈到“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参与项目的同学们努力的肯定,也是训练营成效的有力证明”。
训练营加强校企合作,打造来华留学生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邀请不同专业的教授和实务界人士,学生们得以深入了解专业和实践的现状与发展。除此之外,同学们还亲身体验了企业创新创业的过程,实地探索学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和医疗企业。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与训练营的留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非常有趣且富有意义。来自也门的疾病分子与转化医学博士生哈玛德说:“作为医学生,我获得了宝贵的机会,这将为我的研究带来灵感。参观生物材料展览室和医疗设备生产车间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来自马来西亚的吕俊谦和黄雯莹也表示,感谢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他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以便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训练营让我感受到了国内技术探索、创新的成果。相信新技术在未来能解决无数个家庭的困境,也让中国在国际上有着更大的话语权。”来自阿根廷的朱佳欢如是说。
“创在川大,留在四川”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的号召。通过来华留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训练营,学校不仅为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提升能力的舞台,也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才培养贡献了力量。
学校秉承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深化科技人文交流,不断优化教育模式,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同时,学校也期待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来华留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四川乃至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全球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