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由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资助立项的“留传经典·蜀韵川大”国际学生特色活动项目之“大川寻雅”古典国风趣游活动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成功举办,十余名国际学生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围绕馆藏文物,设置了打卡集章、国风市集、手工体验、非遗互动展演、演绎式导览等七大板块,引导观众逛遍全馆,深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开始,国际学生们在博物馆老师的引导下齐聚一层大厅舞台,聆听成都银花丝镶嵌工艺非遗传承人谭清华老师介绍银花丝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艺术特色,并近距离观赏了精妙绝伦的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深刻感受到“匠心传承”在这一非遗工艺中的生动体现。

随后,大家走进展厅负一层中庭,欣赏来自射洪市第六小学校“清风茶社”的28名小学生演绎千年茶文化。通过小茶人们以盖碗茶艺表演,巧妙融入廉洁文化,在一杯清茶中诠释茶廉之道。同时,活化演绎了宋代文人四雅——“点茶、绘画、插花、焚香”,结合舞蹈、武术动作展示了川渝茶馆文化中的代表——长嘴壶茶艺,现场又演示了宋代团茶从拣芽、蒸芽到研膏造茶的完整制作工艺流程,最后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制作出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茶果并讲解了茶树、茶叶知识。小茶人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了留学生们,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体验活动中,和小茶人们学习点茶、制饼茶、茶果等。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韦丝密表示:“之前只知道中国茶很有名,今天亲身体验后,才发现里面有这么多学问和乐趣。回国后,我要把今天学到的茶文化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这项优秀非遗。” 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亦是中外交流的“通用语言”,而沉浸式的制茶体验则对促进茶文化的国际传播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国际学生在参与“大川寻雅”活动之余,还参观了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自然的肖像:中外博物绘画艺术展”,从300余件贯穿古今的绘画作品中体会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人类用画笔与自然对话的历史。
本次“大川寻雅”活动以博物馆为文化枢纽,通过可触、可感、可参与的互动设计,让国际学生在中国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中,深化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参与者不仅拓展了文化视野,更在成为中华文化感知者与传播者的过程中,增强了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文明互鉴注入了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