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之光,和合之光 ——四川大学留学生“海光” 志愿服务队成立

海外之光,和合之光

——四川大学留学生“海光”志愿服务队成立

张微妮(印度尼西亚)

   2025年5月29日下午,成都高新招商花园城迎来了一场充满温情与活力的特殊“市集”,四川大学新成立的留学生“海光”志愿者服务队,携手成都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的心智障碍青少年,共同开展了以“蜗牛·漫生活”为主题的市集摊主体验活动,本次活动是“海光”服务队成立后的首次亮相。

   该志愿服务队基于四川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留传经典”志愿服务工作坊与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省一流本科课程“国际中文教育语言实践”建立,宗旨是“和合共生,实践育人”,助力来华学生适应留学生活,实现全人教育理念,展现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一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担当。

   活动中,来自海外教育学院的14个国家25名留学生与善工助残中心的20名智力障碍青少年结对协作。在双方互相自我介绍之后,留学生和善工学员在摊位上摆出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产品和特色,成为20个摊位的共营老板。来自斯里兰卡的韦丝密的手工作品是自己一针一线制作的斯里兰卡特色刺绣,结对的善工学员的作品是跟家长一起制作的手工小花束。中外摊主们向来往的顾客热情地推销自己的商品,成交的好消息从一个个摊位传来,摊主们振奋鼓舞,快乐地完成了义卖。来自印尼的惠仙将专门准备的自己国家的特色食品,一一分发给善工学员,跟大家共享异域美食。最后志愿服务队在带队老师程文老师的带领下朗诵了诗歌《用生命影响生命》,深刻领会了志愿服务精神——“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相信自己的力量”。

                                                        (为保护智力障碍青少年的隐私,善工学员脸部已打码)

   活动尾声,四川日报的记者对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鲜丽霞教授进行了采访。鲜老师再次强调了“海光”服务队成立的初衷与愿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让留学生们在服务社会中学习语言、了解当代中国、培养全球胜任力,真正理解‘和合共生’的内涵。这也是我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一份高校力量。”

  “海光”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深度融合了“留传经典”志愿服务工作坊的社会服务理念与“国际中文教育语言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未来,"海光"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面向全校留学生招募志愿者,开展包含志愿服务理念、专业技能及跨文化交流等内容的培训;定期举办志愿者分享会,促进团队协作与能力提升;不断优化服务项目,为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