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场讲座能吸引全省留学生来听?

编者按:如果,有人问在四川求学的外国同学们,你对成都最了解的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会回答两个名词,熊猫和火锅。诚然,这是四川的两张靓丽的名片,有着十足的中国风和巴蜀范儿,但这形象还不够丰富和饱满。因此,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向他们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四川成为一种必要。这也是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建设“留学中国”品牌的应有之意。同样,外国的青年们在这里求学,他们也有愿望更多地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

微信图片 12.20.jpg



在这样一个“双向奔赴”下,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活动和四川省“留传经典”来华留学生文化育人品牌项目活动,四川大学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与巴蜀文化国际传播普及基地于12月8日主办了一场题为“从三星堆到年画村——蜀地历史传统与日常生活方式”的讲座。


此次讲座邀请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主任金培老师担任主讲。金老师用流利的英语,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资料,为留学生们介绍三星堆发掘历史、考古成就、三星堆文明的特色,三星堆文明与巴蜀文化及世界其它文明的联系等,为留学生构建起多维度全方面的生动的三星堆知识体系。金老师还介绍了中国年画的分类、绵竹年画村民俗、年画文化历史,视频展示了年画的制作过程,并介绍了年画村在2008年地震重建后,尤其近年来依靠当地特色年画和民俗发展旅游经济,实现脱贫的情况。整场讲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吸引了来自全省各高校的200余名留学生在线聆听。

12.21.png




此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很多同学在结束后纷纷留言,表示感谢。一些学生还意犹未尽,讲述或发表自己的体会。

来自尼日利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生秦蕊说:“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的工作中有四川大学霍巍教授、李永宪教授和黎海超教授的贡献,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为自己作为四川大学的一员感到骄傲。我认识到三星堆文明对后来巴蜀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讲座中我看到许多精美的年画,也了解了许多有趣的民俗。这次讲座让我对中国文化及其背后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很荣幸有机会参加。”

泰国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舒坦表示:“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可思议,尤其是三星堆的一些很奇特的一些文物,让人充满联想,就像是外星人来到上古时代创造了这些精美的器物。年画村在震后重建的非常漂亮,走进村子就像是来到年画的海洋。有机会的话我要带我的家人一起去那里看一看,亲手做一幅年画。”

来自孟加拉国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孟洁专门给老师留言,写道:“特别感谢有机会参加这次三星堆与年画村的讲座。老师介绍的特别详细,我更深入了解了三星堆。以前只是偶尔在墙上看过年画,这次才算知道了年画的特色。通过这次讲座,我发现自己对成都,对四川,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她还表示,作为汉教硕士,更有信心将来学成回国后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此次开展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和四川省“留传经典”来华留学生文化育人品牌项目活动,以学术讲座为载体,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旨在通过“讲得清,听得懂,传得开”的方式,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图片

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将继续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路径和方法,充分组织和利用好四川大学优势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多种载体,贯穿“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生”这一主线,打造“留学川大”品牌内核,树立川大范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