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造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国在建筑领域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长城、故宫等。如今,我国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碳索大国建造,砼筑世界家园”是四川大学“留传经典 蜀韵川大”精品培育项目之一。其中,“碳索”指的是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而“砼筑”则是指混凝土建筑,体现了中国建造技术的实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不仅输出先进的建造技术,还积极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留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将中国建造文化带回各自国家,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建筑与环境学院自2014年起已接收200多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攻读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与建造技术的了解、弘扬我国大国工匠精神,学院开展了“碳索大国建造,砼筑世界家园”项目,共有约80名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提交视频作品10余件。
2023年11月19日,学院带领留学生们来到汶川地震遗址,参观了映秀中学震后遗址和汶川地震博物馆。汶川地震是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的破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伤痛。学生们通过参观地震遗址加深了专业责任感与敬畏之心,对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直观的理解。
2023年11月26日,“砼筑世界家园”——低碳混凝土实践比赛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开展,来自各年级40余名留学生组成9支队伍参与了本次比赛。同学们在比赛中实践了低碳混凝土制作的全过程,从材料制备、称量、浇筑、测量、成型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设计与记录。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对混凝土制备和低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了最直观的了解与真实的实践,通过实际操作,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在绿色建筑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增加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学们表示非常喜爱这样的实践活动,从中受益颇多。
“碳”索大国建造,介绍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建筑典型工程。同学们通过实地调研,线下探访,走进了同学们眼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城市地标建筑,结合专业背景,以留学生的视角对建筑的外观、使用功能、建造技术和社会感官等方面做了生动的介绍。提交的作品内容包括:成都金融中心双子塔、科幻展览馆、宽窄巷子、环球中心、四川大学江安图书馆、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教学楼等。
这次活动不仅让留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建筑技术的强大实力,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通过参观与实践,留学生们不仅增进了对中国建造技术的了解,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期待学生们在未来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为当地的建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这样的实践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建筑领域的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