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2017年,学校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14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专门成立了学校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
四川大学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双方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2017年,学校持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一是成功举办了第6届“国际课程周”(UIP),邀请了来自哈佛、牛津等12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的200余名外籍专家,开设全英文课程250门,受益学生超过3万人次。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引进了高端和全职外籍教师25人、总数达到137人。三是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新成绩,首次在自然指数排名中进入全球前100名。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达到15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1‰。四是来华留学教育再上新台阶,截至2017年底,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3421人,其中学历生1857人,682名外国学生通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来校留学。五是积极服务国家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新进展,与华沙大学共建的“波兰语+”专业招收首届学生14名。成功承办了首次在中国举行的“联合国水与灾害高层专家与领导组会议”等系列高端国际学术会议。作为中方牵头高校组建了中俄“长江—伏尔加河”流域高校联盟,并举行了首届智库论坛。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首批授权招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大陆(内地)高校之一,目前在校港澳台学生340名左右。学校首倡组建海峡两岸暨港澳防灾减灾暨永续发展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的八所院校及机构,首届会议在四川大学举办,开创了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模式。此外,“海峡两岸杰出青年生态与人文研习营”活动已成功举办17届,“川港学子巴蜀文化与佛文化研习营”活动已成功举办10届,实施“香港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逾30个,在海峡两岸和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